剛剛落幕的全國兩會,科技界代表委員在承前啟后、開啟改革發展新篇章的關鍵節點的提案和建議備受關注,熱度較高的話題包括大數據、人工智能、物流發展、精準扶貧、增進就業等方方面面。而以馬化騰、李彥宏、雷軍等為代表的互聯網、科技界企業家們的發言緊跟社會經濟發展熱點,其帶來的連鎖反應可能直接影響未來的產業走勢。
“對行業內龍頭企業,就要加大科技創新扶持力度,凸顯企業的主體作用?!北R慶國認為,應重點支持行業中的龍頭企業牽頭建設設施齊全、水平一流的中試平臺,實現科技成果與生產轉化的順暢銜接。
盧慶國介紹,歐美等發達國家非常重視中試在科技研發中的作用, 大多具備非常好的中試條件,并組建有專業的中試團隊。而國內大學、科研機構多數沒有自己的中試車間, 部分建有中試車間的科研單位,因缺乏專業的中試人才,導致中試車間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部分科技型企業建有相應的中試平臺,擁有專業的中試操作團隊,但整體中試設施配置低、標準低,可中試的品類少, 難以滿足產品多樣化的中試需要。
“中試平臺的缺失已經成為制約科技創新成果走向產業化的關鍵因素?!北R慶國建議,國家科技部門加大對高水平中試平臺建設支持力度,在科技平臺建設中單列對中試條件的要求,通過在科技平臺建設、科技項目分配等方面制定傾斜政策, 重點支持行業中的龍頭企業牽頭建設設施齊全、水平一流的中試平臺, 滿足行業科技成果中試多樣性的需求,實現科技成果與生產轉化的順暢銜接,助推產學研更好地結合,大幅提升科技成果向產業化的轉化率。
全國人大代表、浙江移動董事長鄭杰:盡快制定數據安全相關法律
當下,網絡安全形勢嚴峻,網絡攻擊、勒索軟件、數據泄露等事件頻發,涉及醫療、金融、財務數據、個人身份信息等領域,對此,鄭杰呼吁盡快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數據安全法》,明確數據安全法律責任, 完善監管體系,保障國家安全、公民個人隱私權益和社會安全穩定。
據鄭杰介紹,針對日趨嚴重的數據安全問題,很多國家和地區都已制定法律并完善標準。我國也已將數據安全納入國家戰略保護領域, 并出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等相關法律法規。
“但目前我國數據安全的相關規定還不夠全面,不足以從法律層面保障數據安全?!编嵔鼙硎?,目前我國“數據主權”的地位尚未確立;對數據出境安全評估的主體界定不清晰; 與數據安全相關的政策文件法律效力低,難以系統性解決數據安全保障問題。
為此,他建議“確立數據主權, 明確數據安全法的管轄范圍”,境內運營中收集和產生的個人信息和重要數據應當在境內存儲,確實需要向境外提供的,應當進行安全評估?!皩τ谥匾獢祿獙嵤┨貏e保護,對其存儲、加密以及擁有者進行數據安全評估?!编嵔軓娬{。此外,還需完善數據安全監管體系和數據安全監測預警和應急處置機制,明確數據安全單位的責任和義務。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信息通信科技集團副總經理余少華:實施工業互聯網國家科技重大專項
余少華院士建議,將工業互聯網技術攻關納入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皬男袠I角度看,工業互聯網發展還存在一些難點?!庇嗌偃A舉例說,現階段數據統一采集是發展工業互聯網的前提。公開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企業設備數字化率為44.8%,數字化設備聯網率為39%,很多有用的數據無法采集上來。究其原因是我國制造業裝備種類繁多、生產廠家眾多,早期的生產裝備缺乏行業通用的標準體系,不同廠家不同類型設備的通信接口與功能參數各不相同,且裝備與制造管理系統也缺乏統一的集成機制,造成設備與設備、設備與系統間互聯互通操作困難,制約了工廠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和生產智能化的進程。
此外,工業互聯網建設還面臨系統指令難以通過網絡統一傳遞、軟件開發比較薄弱等問題?!坝斜匾獙⒐I互聯網技術攻關納入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通過對早期裝備技術改造和網絡集成,將工廠供應鏈、物料、所有裝備、產成品、庫存、包裝、發貨、銷售環節、控制系統一體化,實現供應、生產、裝備、研發、運維等各環節信息化;將客戶需求快速轉變為方案和產品,減少人工工序以提升品質管控,通過生產過程透明化縮短產品交付周期?!庇嗌偃A建議, 可以根據工業互聯網的發展態勢和技術攻關情況,設立工業互聯網(一期、二期、三期)國家重大專項,以解決不同發展階段的關鍵技術問題。
全國人大代表、天能集團董事局主席張天任:應對“報廢潮”將至的動力鋰電池,有這樣幾招
2018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超過120萬輛,同比增長約60%, 居全球第一,預計到2020年產銷量將突破200萬輛大關。據測算,結合汽車報廢年限、電池壽命等因素,2018~2020年,我國累計報廢動力電池將達12~20萬噸,到2025年,該數字將增至35萬噸。
今年兩會,張天任提交了《關于加強對報廢動力鋰電池的再生循環利用,確保國家資源戰略安全的建議》。他說,目前退役的新能源汽車鋰電池主要有兩個去向。一是梯次利用,用于電信基站備電等;二是再生利用,拆解后將其中重金屬提煉再使用?!皬娜芷诳?,梯次利用的電池在最終報廢后,也需再生利用?!?/span>
一方面是即將大量涌現的報廢鋰電池,另一方面,我國鋰資源嚴重依賴進口。數據顯示,我國鋰礦對外依存度超過85%;“中國需求”還推動電池級碳酸鋰價格暴漲,從2015年初不到5萬元/噸上漲到2017年底的18萬元/噸,漲幅三倍多,極大加重了我國鋰離子電池制造企業的采購成本,并對資源安全提出挑戰。
張天任說,報廢鋰電池處理不當或隨意丟棄,會對生態環境造成極大危害。如正極材料中的鈷和鎳等重金屬元素、電解液中的有機物、負極中的碳材料等都會對水體和土壤造成污染,嚴重的可能數十年都難以恢復。
對此,張天任建議,有關部門應加快制定報廢電池回收及再生利用的管理、技術和評價標準,如電池余量檢測標準等;加快研究財稅優惠、產業基金、積分管理等激勵政策, 探索動力電池殘值交易等市場化模式,促進動力鋰電池回收利用。
“當前,再生技術尚未成熟,拆解主要靠人工完成,成本居高不下?!睆執烊握f,應針對再生利用存在的薄弱環節,組織產學研聯合攻關,突破關鍵共性技術,有效降低生產成本; 鼓勵具有產能和技術優勢的鋰電池制造企業建設再生循環項目,并加強規劃,避免再生循環項目“一哄而上”, 導致產能過剩、資源浪費等。
全國人大代表、鄭州宇通客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湯玉祥:加快推動先進裝備制造業走出去
今年兩會,湯玉祥帶來了《加快推動優勢裝備制造業走出去》《加快智能駕駛在城市快速公交和環衛領域建立示范工程》兩項建議。他說, 國內的先進裝備制造業,特別是新能源客車已具備大踏步走出去的條件?!皞鹘y的客車產品,我們已接近國際高端水平?!?/span>
客車是指乘坐9人以上的商用車,我國客車產量已居世界第一。2018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體量已達年銷120萬輛的水平,并保持著相當高的增速。
“在新能源客車方面,我們的優勢更顯著,在國際競爭中處于領先?!睖裣檎f,由于國家及各個部委的早期支持,國內市場發展快。宇通等行業參與者,經十多年核心技術積淀,初步實現新能源產品的國際領先,在安全、節能、環保、舒適、可靠等方面具備了一定優勢。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到,通過拓展“智能+”為制造業轉型升級賦能,推動標準與國際先進水平對接, 讓更多國內外用戶選擇中國制造、中國服務。
但先進裝備制造業走出去并非一帆風順,尚未形成真正的品牌效應。因此,湯玉祥建議,對于一些國家設置的貿易壁壘,有關部門聚焦海外市場,應出臺有針對性的出口配套政策。部分海外目標市場經濟相對落后,缺乏必要的基礎設施建設資金,融資能力有限,更希望我國企業能“帶資進入”,因此,推進有利于先進制造業走出去的融資擔保政策也顯得較為重要。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四研究院型號總設計師胡勝云:為商業航天發展畫出公平“賽道”
民營航天領域雖出現了不少有益的探索,但2018年一些探空火箭的發射有些重復建設跡象。對于產業初期的無序性,胡勝云認為,我國民營航天起步晚,目前存在一些重復建設的情況不可避免,是發展的代價。
而在產業初期,民營企業有重復的布局、追求“關注度”和“流量”也無可厚非。胡勝云認為,不要小看現在的重復,它引進了資本, 啟動了產業的未來發展,市場中“大浪淘沙”是發展的常態,發展到一定階段,就會啟動創新。目前,一些民營企業的商業嘗試獲得了業界肯定,例如,藍箭航天以小眾用戶為開端,進行要求不高、成本較低的發射嘗試比較有策略。此外,藍箭航天也有自己的創新,它建立了自己的試車臺,是國內首家研制液氧甲烷發動機的民營火箭企業。
對商業航天的發展要持寬容的態度,一方面是寬容產業初期的無序性,另一方面是寬容探索中的挫折。
“不管是國家支持、還是商業支持,航天探索的技術門檻都非常高, 技術掌握困難、資金支持需求巨大?!毕嚓P業內人士表示,航天事業極富挑戰、關系未來,都會不同程度遭遇失敗。國際上,有過很多失敗的案例,SpaceX、藍色起源等企業都遭遇過發射失敗,因此業界應對商業航天發展中的失利有所包容。
民營航天仍處于燒錢階段,體制內的商業探索也沒有找到一個很好的贏利模式。來自航天國家隊的這位人大代表認為,商業航天的發展目前進入了關鍵階段,需要解決“如何讓商業航天企業贏利”的問題。
以航天器為例, 商業化通訊、遙感衛星的發展,面對的將不僅是全球市場的競爭,還有來自地面啟發解決方案的競爭。例如,銥星公司之前的破產,就是市場培育問題。衛星通訊技術已經過了關,但是由于沒有很好的培育市場,通訊的“賽道”被地面基站搶占了。
對于商業航天的贏利模式,很多企業做了探索,例如,有在春節期間售賣太空全家福的;也有為公眾提供基因永久太空保存服務的,還有親臨式教育科普的。大量的創業企業進入航天領域,成為攪動池水的“魚”, 推動商業航天的“親民化”發展。
對此,胡勝云有著互聯網的思維,他認為,行業熱鬧了,就會有層出不窮的商業模式。在一份題為《關于國家大力支持發展商業航天產業的建議》中,胡勝云寫道:建議國家做好商業航天頂層設計,放開市場準入,鼓勵多種市場主體參與商業航天產業的各個環節。
“現在的準入制度更多的是部門規章?!焙鷦僭普f,應該從法律法規體系,為商業航天的發展畫出公平的“賽道”。
“制定規則、做好引導、劃好邊界,國家對商業航天規范得越好,不規范的‘忽悠’就會越少?!焙鷦僭平ㄗh,以法律法規和市場來規范商業航天行為,在此基礎上,確保商業航天領域公平公正公開競爭,將商業航天納入國家政府采購范疇。
全國人大代表,中移鐵通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郭永宏:推動構建物聯網安全體系
近年來,全球物聯網產業規模急速壯大,根據IDC數據,2018年全球物聯網連接數(包括蜂窩及非蜂窩)達到115億個,預測2020年將接近300億個。我國已將物聯網列為國家重點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預計到2022年物聯網市場規模將達到7.2萬億元。
郭永宏認為,在極大推動了經濟社會發展的同時,物聯網安全性面臨潛在的巨大風險,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第一,用于攻擊物聯網的工具越來越先進;第二,實施攻擊的技術門檻越來越低;第三,傳統的網絡安全邊界被打破,不同物理位置和網絡層級的設備聯網后,產生出更多的攻擊點。
針對物聯網發展可能面臨的網絡安全新形勢和新需求,郭永宏建議,國家積極推動構建物聯網安全體系,鼓勵物聯網安全新技術、新應用探索,扶持物聯網安全產業鏈發展,完善物聯網安全監管政策。具體包括建立健全覆蓋物聯網系統和建設各個環節的安全體系;加強對物聯網安全新技術、新應用探索和研究的引導;聯合行業力量打造物聯網安全產業鏈;盡快完善物聯網安全監管體系。
全國人大代表、天津大學黨委書記李家?。罕M快構建國家生物安全體系
李家俊建議,盡快構建系統的國家生物安全體系,要盡快儲備生物安全優秀人才、加強生物安全學術研究、有效防范影響人民生活、經濟發展、生態環境、軍事安全等國家安全的生物威脅。
當前,全球生物安全形勢日趨嚴峻,傳統生物安全問題與非傳統生物安全問題交織,重大傳染病疫情、生物技術誤用和謬用、生物恐怖主義等生物安全威脅不斷顯現。美國、英國和澳大利亞紛紛發布國家級生物安全戰略,建立全流程生物防御體系,強化生物安全能力建設。李家俊認為,和國際先進水平相比, 我國還有不小的差距,比如在病原微生物菌(毒)種戰略資源庫建設中, 就存在生物樣本的收集良莠不齊、共享和資源庫之間的信息聯系不足、病原微生物菌(毒)種分布上有偏頗等諸多問題。
李家俊分析,隨著全球化進程不斷加快和生物科技迅猛發展,特別是以合成生物學和基因組編輯技術為代表的新型兩用生物技術突飛猛進,讓我國面臨著全球范圍生物技術濫用等潛在威脅,也對我國參與全球科技治理造成阻礙。
基于此,李家俊建議,要充分借鑒發達國家成功治理經驗,盡快出臺國家層面的生物安全建設規劃, 加快生物安全戰略布局,在相關領域加強政府和民間機構的密切合作, 建立起全國范圍的、完善的監測與預警系統;加強健全生物安全監管制度,實現發展與管控協同發展;盡快完善生物安全法律和政策,保障生物科技健康發展;持續推動生物軍控多邊主義,在技術、軍事、外交、輿論等領域做好充分準備,爭奪國際話語權和制度權;加強人才培養和國際合作,提升生物威脅應對能力。